以适应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的变化。另外,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即所谓“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究春天“升补”、夏天“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通补”,以旺精血,适应环境和人体气血阴阳的四时变化。
至于每个人的日常饮食习惯不同,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有所不同,如:阳旺热盛之人,不能吃或少吃狗肉或羊肉,夏天正常人不宜服生姜煨红枣,冬天不宜进寒凉性食物,老年人以多食清淡食品为好。
适度的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养生办法。但是,要注意运动适度,即所谓“体欲小劳,但莫大疲”,“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另外,还要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即所谓“起居有常”。春天万物复苏,人当夜卧早起,放松形体,舒畅神志;夏季草木繁茂,百花开放,人当夜卧早起,享受白日,疏泄夏气;秋天果实累累,人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精神内守;冬季天寒地冻,人当早卧晚起,与日同兴,保守阳气。起居作息顺应自然的同时,还应注意睡眠的方法,提高睡眠的质量,不宜饱食而卧,饭后睡前宜动,睡前洗脚。在起居有常的同时,一定不妄作劳,节制房事,才能做到节欲养生,保精却病。
一些中老年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而是要根据体质情况来决定。
中医认为,老年人的体质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正常体质、疾病体质两大类,疾病体质又可分为虚证体质、实证体质和虚实夹杂性体质三类。
正常体质的老年人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没有必要服用补益中药。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意思是说,只有虚弱体质的人才适合服用补益中药,而体质强壮或患有实证疾病的人不但不能用补药,还要适当地应用泻药才会有益。
人体虚弱的体质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气虚就应该用补气中药,血虚用补血药,阴虚用补阴药,阳虚用补阳药,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