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即现代医学所说的面神经炎,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产后妇女、体弱老人、酒后受凉的中青年、抵抗力差的孩子都是面瘫的主要侵袭对象。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一部分患者在着凉或冷风吹面后发病,故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凉或感染细菌、病毒而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迫而发病。茎乳孔内的骨膜炎也可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而致神经麻痹。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
本病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大约75%的患者在几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因此,一旦患上面瘫,千万不必惊慌,更不要羞于见人,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尽早选择针灸治疗对促进康复有积极的意义。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公认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可调节面部经气血脉,疏风散寒通络,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因此,当面瘫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应尽早进行针灸治疗,并配合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发生瘫痪后的一周内,病情可能继续加重。有的患者在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面部轻度疼痛,数日即消失。多数患者在清晨漱口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水从病侧口角流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流泪、鼻唇沟变浅、流口水、口角歪斜。面部肌肉运动时,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撅嘴等动作。
治疗原则:疏通经络,活血祛风,濡养经筋。
◎ 取穴:丝竹空、地仓、颊车、阳白、四白、下关、翳风、颧髎、巨髎、合谷。
◎ 配合的穴位有:露睛加攒竹或鱼腰,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
◎ 病变最初的一周内,应配合远道取穴,如:风池、风府、大椎、曲池、合谷等,并合理使用中药解表之剂,佐以活血通络之品,常可缩短病程。
◎ 此外,还应配合电针、耳穴压豆、走罐、闪罐、穴位注射、艾灸等。
◎ 可结合面部按摩、热敷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能大大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临床实践表明,面瘫病人只要及早、系统地接受针灸治疗,绝大部分都可以恢复,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供稿:张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