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参考值。我国一般非高原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红细胞数低于4.5×1012/L,红细胞比容低于0.4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红细胞数低于4.0×1012/L,红细胞比容低于0.37;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贫血造成的主要后果是缺氧,身体各重要脏器缺氧,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临床表现主要由组织缺氧程度、原发疾病性质、轻重、机体代偿能力所决定。一般表现为困倦、乏力。心血管系统活动时可出现心悸、气短,高龄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硬化,贫血严重时可发生心绞痛。长期重度贫血可出现心脏扩大,反复发作心力衰竭。贫血时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个别患者会出现异嗜癖。中枢神经系统可有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等,严重贫血患者可有晕厥、精神异常、意识模糊。
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引起贫血的疾病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肾脏病性贫血、肝病性贫血、内分泌疾病致贫血、恶性实体肿瘤致贫血、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致贫血、妇科疾患致贫血、如痔出血等慢性失血性贫血、及外伤所致急性失血性贫血等等。
因导致贫血的疾病不同,对于贫血的治疗也不相同。
v 如因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导致的贫血,可予补充造血原料,但需要明确引起缺乏的原因,如是否存在溃疡病、胃肠道肿瘤、钩虫病、食管曲张静脉、痔等消化系统疾病,若不去除病因,单纯补充造血原料,治疗效果欠佳。
v 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它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造血功能衰竭,血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单纯补充造血原料,治疗无效,需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条件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v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实体肿瘤致贫血,是因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影响正常造血,导致贫血,需要化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血。
v 长期的慢性感染,如结核,也可导致贫血,其治疗需要针对原发病,积极控制感染。另外,同一种疾病引起贫血的原因可能并不单一,如消化道肿瘤致贫血,可能同时存在慢性丢失、造血原料摄入不足、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以及慢性病性贫血,其治疗除化疗消灭肿瘤细胞外,还应注意补充造血原料,刺激骨髓正常造血等。
鉴于如上复杂的治疗,当临床上出现贫血的症状时,应积极就诊,明确病因,对因治疗,才能有效缓解贫血症状。
(供稿:张海英)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