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原已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高原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3%,计约310万平方公里。人类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下的地区,实践证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有高原反应和高原特发病发生,而且随着海拔增高,发病率逐渐增加。
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海拔高度在2500-4500米之间)占全国面积的1/6。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占国土面积的1/4,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居住人口达1000多万,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高原旅行者及从事高原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多。从平原到达高原,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其中睡眠功能的紊乱是最常见的变化之一,尤其是急进高海拔地区的人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呼吸紊乱,主要特点为:频繁觉醒、周期性呼吸、低通气、周期性呼吸伴呼吸暂停、失眠及多梦。
因此,高原睡眠问题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高原的低压、低氧环境,睡眠中出现的频繁、短暂的觉醒及其后相连的周期性呼吸导致睡眠片段的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浅睡眠增加,深睡眠及REM(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明显减少,甚至REM睡眠消失,睡眠结构发生紊乱。频繁的觉醒使人处于睡眠剥夺状态,导致日间疲乏、困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高原睡眠频繁觉醒的机制尚未阐明,有些觉醒是由周期性呼吸、间断的呼吸暂停及缺氧作用于神经系统所引起。周期性呼吸与低氧血症、低动脉血PO2及内在的正常呼吸节律相关。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更多出现于睡眠状态,吸入气的氧分压的下降,刺激颈动脉体的周围化学感受器,使肺通气量显著增加,这种低氧性的通气反应与周期性呼吸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睡眠时无论在平原或高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下调,通气驱动减弱,导致肺泡通气量的下降,与清醒时相比,各睡眠期的通气量均下降,尤其在REM睡眠期更明显,平均为清醒时的84%。高原通气下降幅度同海平面相似,但由于氧离曲线的S特征,在高原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更多,导致某些人发生低氧性呼吸抑制。另一个因素是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呼吸驱动减弱,病人既有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反应减弱(HVR钝化)又有呼吸中枢的抑制;出现低通气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高原睡眠时出现的频繁睡眠暂停及心动过缓,导致脑血流的减少,产生呼吸中枢的抑制。
高原睡眠时存在的低氧血症可引发头痛、气短,这也是急性高山病及轻度高原肺水肿在夜间及晨起最初几小时症状加重的原因。
高原病的发病根本原因是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所致,高原病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由于所处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高原病主要症状有:胸闷、气促、失眠、呼吸困难等。国外学者做了在不同海拔高度急性高山病和睡眠呼吸紊乱相关性的实验,通过应用用于急性高山病诊断的Lake Louise积分,发现AMS(急性高山病)的症状计分与睡眠期呼吸紊乱有关,呼吸紊乱越重,急性高山病的症状越重。
(供稿: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