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父亲的形象通常都是伟岸的、坚强的和能够承担的,然而也是倔强的。当一位八旬老人自认为对身体了如指掌,拒绝治疗方案时,子女们束手无策。我院干部医疗科医生银鹏飞和黄永杰不但承担起医者的责任,还充当了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的角色,最终劝服老人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病人家属的高度赞扬。 表扬信原文如下(出于对患者的尊重,文中隐去了患者及家属的真实姓名)。
世纪坛医院党委并院长办公室:
我们的父亲,今年86岁。高血压、心跳缓慢、脑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了父亲近年的生活质量。父亲的疾病增加了我们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尚无药物手段可以调控的心跳缓慢(平均每分钟46次,最低时每分钟只有37次),使我们更加忧虑。
6月3日,父亲因头晕、耳鸣、血压高到贵院看急诊,被收入心内科病房。银鹏飞和黄永杰主任为他作了认真、全面的检查,并建议实施植入起搏器手术。植入起搏器,我们也曾多次向父亲建议过,但老人家不予接受。他认为自己看了很多医疗保健书籍,对自己的病情很了解,心跳虽然慢一些,但长年坚持锻炼,心脏的供血量还可以,并无大碍。银鹏飞和黄永杰主任从心跳过缓引发的危害,到术后脑供血情况的改善;从起搏器的功能,到植入手术的过程;从术后注意事项,到跟踪监测服务,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劝导工作,终于使父亲欣然接受了植入手术的方案。
6月5日下午,银鹏飞和黄永杰主任等为父亲做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手术进行了2个小时,非常顺利,父亲的感觉也很好。两位主任刚刚脱下被汗水浸湿的手术服,就到病房看望父亲,安排护理工作,指导我们合理安排留守和父亲饮食。两位主任每天都来查房,了解父亲心率改善和身体恢复情况,及时完善康复方案。父亲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手术后第四天就可以下床头走动,心跳稳定在每分钟60次,脑供血状况明显改善,头晕的感觉基本消失,血压总体平稳,高压在130至140之间,低压在80左右。父亲说自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样好的治疗效果是父亲和我们在手术前没有想到的。
我们热爱父亲,企盼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非常感谢银主任、黄主任为父亲成功地做了手术,也非常感谢心内组医务人员周到热情的服务。我们敬重两位主任的医术水平,也敬重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对病人耐心细致的劝慰,与家属诚恳平实的交流,增进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他们的精神和做法,在医疗体制尚不完善、医患关系不很协调的当下,尤其值得提倡和学习。
我们兄弟姐妹中有几个人选择了世纪坛医院为医保单位,经常到贵院寻医问药,感受到贵院近几年在医疗设施、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借此机会向医院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贺!
病人子女十人 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一日
(供稿:闻卓) |